工作省思—染血的流量密碼行不行?黃大米21萬爭議事件有感

image 13

其實我根本不在乎21萬旅費,也對甚麼晚安小雞柬埔寨事件不感興趣,更非黃大米鐵粉,追蹤她粉專只為觀摩她開團的吸金力,不過在臉書被洗板的當下,有沒有發現一件有趣現象,為什麼大家討論如此激烈?許多人非加利利業主,卻以偏激文字譴責黃大米鄙俗,譏諷名作家文筆如何如何,甚至扒她私事鞭示於眾;是過度正義,還是炒作蹭流量?

跟風時事獲得的流量可行嗎

自媒體創作有一說法,鼓勵自媒體、創作者緊跟時事,並趁勢而起,在事發當下立即發文,以激昂文字煽動人心,把握群情激憤那一刻,創造爆紅網文,此謂流量密碼。可我不覺得可行,不為裝清高,而是人的情緒多為短暫,待回歸理性面後會不會發現,那些本事不關己、莫名的怒罵很浪費時間?且藉由踩別人的頭,跟風罵人獲得的流量大多暫時,為抒發怨氣而追蹤你的,其中有多少會成為真正的粉絲?待風波遠去,本就不欣賞你的,自然也悄悄退追蹤,而為獲短暫流量去嘲諷完全不認識、沒理由結怨的人,難道不奇怪?

如果你討厭某人,那不需你出手,光輿論口水就足以暫時窒息他;若這樣也淹不死他,也不勞煩你出手,因為人家鐵粉夠多,確實有一定魅力,現今跟風罵人等同無意義結怨。對方不至於秋後算帳,但依台灣人善忘本事,絕對有能力秋後站起。

曾有個部落客(以下代稱A)深陷八千元業配風雲,合作的餐廳業者以負面行銷手法炒作,上新聞媒體痛批A收費不實,還死要債,外人霧裡看花,但深知網路行銷水之深,大多同行只敢私下討論,然而有位部落客卻想以此炒作增高流量,在新聞發布後,立馬寫一篇貼文稱A為部落客之恥。然新聞過去一周,A仍挺立不搖,流量稿費未減,依舊賺飽飽,而跟風者莫名結怨(圈子很小),粉絲數也沒增加多少,倒是退讚居多,最後他便偷偷刪文。

自助就比跟團高級?

有不少網友痛批大米就是懶、沒本事自助才跟團,不作功課還有甚麼好嫌棄。作為一個過去常自助、現在常跟團旅遊的純消費者來說,我不覺得自助就比較高級,只是自助旅遊涉及語言能力、規劃力、獨立性,似乎多些優越感,但要知道,每個人旅遊目的與需求本就不同,若想找個專家詳細解說,將諸多瑣碎事宜,交通、行李運送、景點安排交給專業,少走冤枉路有甚麼不對?而一個消費者花錢,乃至鄰家大姊阿姨叔叔伯伯,在臉書發文抱怨不滿跟團旅宿有什麼好稀奇,錯在她發在31萬粉絲團,有一定影響力,等同是跟旅行業對幹,勢必會遭反彈,不僅是消費者、讀者和業者,更深一層是水軍,但你不會天真以為那些網文都沒有水軍操弄?以為領隊那四千字都沒人幫忙潤稿?千夫所指,錯誤被放大,可能是黃大米始料未及。

另外,我格外不喜歡那種優越感,個人的世界觀、消費觀跟身處的家庭環境有極大相關性,我跟黃大米不熟,更非鐵粉,但從其文字可以知道她的家庭就一般,非權貴教育世家,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小海外留學、就讀美國學校,或毫無家累環遊世界。如果恰巧擁有豐富知識,分享見解固然好,但真沒必要暗諷別人低俗。

曾看過一篇臉書貼文,自名校畢業的朋友嘲諷她自家學妹是花瓶,誇張影射對方找包養,其實她根本不認識那學妹,只是偶然在論壇上看見對方應徵家教貼文上有網美照,便大肆批判對方為XX大學之恥,說護理系分數比她的系所分數差很多,根本不是同階層(但還是同校不是嗎),又寫對方刊登自己的長相是不是另有所圖。

我不認識那學妹,自是不知她企圖,但從朋友的文字卻嗅到濃濃的酸味。

我明白這是世態,但有時候還天真地希望多點溫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