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睡不到四小時,因為凌晨看了《咒》後,就彷彿遭受詛咒,閉上眼紅色的咒語符號揮之不去,不斷響起「火佛修一心薩嘸哞」和詭異的手勢。
我不敢說《咒》是全臺灣最恐怖的電影,但成功是無疑的,《咒》創下 1.7 億臺幣的超高票房, Netflix 電影全球榜單的第九名(首部擠進此榜的臺灣電影)。坦白說,很少有臺灣恐怖電影會真讓我覺得害怕,不是我膽大,其實我膽子很小,看恐怖片很容易有聯想,疑神疑鬼,只是過往的臺灣恐怖片驚悚度,確實差日本、泰國、越南一截。
《咒》以偽紀錄片方式營造出浸潤式恐怖體驗,此法非新鮮,2007年《鬼影實錄》接連多部曲,觀眾已看膩,但《咒》結合《七夜怪談》《鬼來電》散播詛咒的元素,且非常逼真,直讓對岸的朋友大罵晦氣,猛刷一星。
《咒》故事結構雖有破綻,但仍瑕不掩瑜,好電影不爆雷,名家評論也夠多,大家就自行觀賞。
如果還看得不過癮,提供三部極具特色的恐怖片,分別來自臺灣、墨西哥和印度,皆以民間傳說為發想。
本土靈異電影裡稍有好評—《馗降:粽邪2》
臺灣本土恐怖電影很難獲得好評,除臺灣人喜愛自我批判外,胃口都被泰國、日本鬼片養大,故只要本土恐怖電影上映,大多難逃負評。話雖如此,《杏林醫院》評價也太慘不忍睹,榮登dcard史上最難看恐怖片,Google評價只有16%的好評,多數人稱不知所云;《女鬼橋》也不惶多讓,ptt罵聲一片,相對之下,《馗降:粽邪2》卻是少有負評的,票房甚至破七千萬。
《馗降:粽邪2》延續《粽邪》的送煞習俗「送肉粽」梗,相傳上吊自縊者怨念極重,若不除煞,冤魂會捉交替,接二連三會有人上吊自殺,是故彰化、新竹沿海一代產生請法師送煞,將亡靈送出海的習俗,而《馗降:粽邪2》又添加椅仔姑、泰國鬼師傅皮波耶等傳說,元素更豐富。
小敏自幼靈異體質,父母雙亡,被阿姨收養後又時常遭姨丈家暴,為錢參加灰熊(孫安佐飾)直播靈異視頻,招喚出椅仔姑,灰熊為搏流量,激怒靈體,導致失控,幸得火哥(李康生飾)相救,兩人命運至此交集。
個人不覺得恐怖,但演員演技精湛,值得五星。
以小搏大——《古祭》(The Old Ways)
小成本恐怖片電影,劇情更談不上恐怖,但墨西哥傳統的驅魔儀式、服裝、拍攝美學獨特值得一看。
記者克莉絲蒂娜為墨西哥原住民血統,自幼目睹母親驅魔失敗,被寄養在美國家庭,成年後為拍攝失落的部落文化報導再次回到墨西哥,因拍攝時進入當地禁地,村民堅信她體內有惡魔,需要驅魔儀式,將她囚禁在女巫家裡,就算她找來表妹,也沒人相信她……
劇情簡單,噁心成份比恐怖還大,片長90分鐘,後30分鐘有點像搞笑片,但從其對白不難嗅出略帶說教意味:以美國、墨西哥對比文明和古儀式,探討文化衝突,看似野蠻、古老的傳統存在的意義,並對部落文化的遺失帶有隱憂之感。
個人很喜愛的恐怖片——永無止盡的貪婪—《塔巴德》(Tumbbad)
阿三哥一拍片,不讓日、泰恐怖片專美於前,以印度神話為發想,劇情奇巧,噁心畫面直毀三觀,被刪減20分鐘才上映,在威尼斯電影節放時,多數觀眾以震驚(Shocked)作為評語,影片一改印度電影艷麗色譜,畫面灰暗,充溢陰鬱氣息,獲得第十三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指導提名。雖是印度片,但沒有歌舞場面出現,故事圍繞印度塔巴德村莊,某家族三代人的秘密。
傳說繁榮女神的第一個孩子叫哈斯塔,女神極寵愛祂,可哈斯塔生性貪婪偷走所有的黃金、食物,於是眾神決意消滅哈斯塔。女神愛子心切,只將其囚禁在子宮裡。
畫面回到現實,塔巴德村是一個受詛咒的城市,終年陰雨綿綿。男主為村長私生子,村長死後,跟隨母親住在村長留下的陰森大宅,一家子生活窮困窘迫,母親還得每日餵食被關在地下室的曾奶奶,某日母親帶弟弟就醫,改由男主執行餵食曾奶奶的任務,下了地下室不得了,原來曾奶奶被哈斯塔咬過,受到詛咒,變成飢餓的妖怪,雖男主差點被曾奶奶吃掉,但也套出哈斯塔的囚禁地,為謀取金幣,男主決定鋌而走險。
四片無暴雷,歡迎品味。另外,拙作靈異小說《表姊的佛牌店》預計九月出版,懇請支持。